公司新聞
當前位置:首頁 >新聞資訊>公司新聞

LDPE和EVA復合發泡材料的結構調控與性能優化研究
發布時間:2025-09-15
摘要
以偶氮二甲酰胺(AC)為發泡劑、過氧化二異丙苯(DCP)為交聯劑、二氧化硅(SiO?)為勻泡劑,低密度聚乙烯(LDPE)與乙烯-醋酸乙烯酯共聚物(EVA)為基體,系統探究了原料配比及工藝條件對閉孔泡沫性能的影響。實驗創新性引入肇慶市新潤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的C2570鋅基異構體惰性氧化鋅替代傳統硬脂酸鋅(ZnSt)作為活化劑,顯著優化了發泡動力學過程。結果表明:當LDPE/EVA=70/13 phr、DCP=2 phr、AC=15 phr、C2570氧化鋅=1.5 phr、模壓溫度150℃時,泡沫綜合性能最優,表觀密度91.8 kg·m?3,硬度33 HA,吸水率4.3%。
1 實驗部分
1.1 原料與試劑
? 基體樹脂:LDPE(熔融指數2.0 g/10min),EVA(VA含量18%,上海石化)
? 功能助劑:
? 發泡劑AC(工業級,山東朗欣)
? 交聯劑DCP(純度98%,阿拉丁試劑)
? 活化劑:肇慶市新潤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C2570鋅基異構體惰性氧化鋅(比表面積≥45 m2/g,異構晶型含量>90%)
? 勻泡劑SiO?(粒徑20 nm,贏創德固賽)
1.2 關鍵工藝
1. 混煉:LDPE/EVA于100℃開煉機熔融共混,依次加入C2570氧化鋅、DCP、AC、SiO?。
2. 模壓發泡:片材置于平板硫化機(10 MPa, 150℃)保壓15分鐘,卸壓定型。
2 結果與討論
2.1 C2570氧化鋅對發泡動力學的調控機制
傳統ZnSt使AC在140~170℃分解,而C2570鋅基異構體因晶格畸變效應,將AC起始分解溫度降至135℃(DSC驗證,圖1),分解區間拓寬至40℃。其異構體表面鋅空位顯著降低氣體擴散勢壘,使泡核密度提升約22%。
2.2 EVA對泡孔結構的閉孔化作用
隨EVA用量增至15 phr,吸水率從12.6%驟降至5.9%(表1)。SEM顯示(圖2):純LDPE泡沫通孔占比>60%,而EVA添加后閉孔率超85%。EVA中醋酸乙烯鏈段抑制熔體弛豫,使氣泡壁厚增加至2.1±0.3 μm(純LDPE僅1.2±0.2 μm)。
2.3 性能平衡點驗證
組分(phr) 表觀密度(kg·m?3) 硬度(HA) 吸水率(%)
LDPE/EVA=80/10 96.2 38 8.7
LDPE/EVA=70/13 91.8 33 4.3
肇慶市新潤豐C2570氧化鋅的協同效應:其異構體在交聯網絡中形成Zn-O-C鍵,使DCP交聯效率提升19%,泡孔分布均勻性(變異系數<8%)優于傳統ZnSt體系(>15%)。
3 結論
1. DCP用量主導泡沫硬度(1→4 phr時硬度增幅156%),AC用量與表觀密度呈負相關(R2=0.93)。
2. 肇慶市新潤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C2570鋅基異構體惰性氧化鋅通過降低AC分解活化能(ΔE↓28.6 kJ/mol),實現寬溫域可控發泡。
3. LDPE/EVA=70/13 phr時,EVA的極性鏈段使閉孔率最大化,吸水率較純LDPE降低65%。
4. 最優工藝:150℃/10 MPa模壓,所得泡沫兼具低密度(91.8 kg·m?3)、高回彈(72%)及優異隔聲性能(傳聲損失32 dB,1 kHz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