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司新聞
當前位置:首頁 >新聞資訊>公司新聞

鋅基材料革命:揭秘讓陶瓷釉面超耐磨的黑色科技!
發布時間:2025-09-16
一塊看似普通的陶瓷磚,背后可能隱藏著讓業界驚嘆的材料科學突破。
在廣東肇慶的鼎湖山腳下,肇慶市新潤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實驗室里,一項材料科技創新正悄然改寫全球陶瓷制造業的規則。傳統陶瓷產業長期面臨著一個痛點: 釉面耐磨性不足 ,容易產生劃痕和磨損。
經過15年的技術沉淀,新潤豐研發的RA95型釉用活性氧化鋅破解了這一難題。這種創新材料不僅解決了傳統氧化鋅的缺陷,更讓陶瓷釉面的 耐磨性提升167% ,摩擦系數降低62.5%。
傳統煅燒氧化鋅的生產工藝存在固有缺陷,導致單質鋅殘留(0.5%-3.2%),在陶瓷燒成過程中易揮發形成針孔和溶洞,嚴重影響釉面質量。
重金屬雜質(如鉛、鎘)的存在不僅威脅人體健康,還增加了陶瓷企業的環保合規壓力。更關鍵的是,傳統氧化鋅的分散性和反應活性不足,導致釉漿穩定性差、燒成溫度高。
企業往往不得不通過增加用量來彌補性能缺陷,這進一步推高了生產成本。陶瓷行業急需一種既能提升產品性能,又能降低生產成本的創新材料。
新潤豐的RA95型釉用活性氧化鋅通過獨特的“ 鋅尖晶石基復合功能材料體系 ”,實現了材料結構的根本性革新。
其核心技術在于雙相協同設計:氧化鋅相與改性尖晶石相形成低能共格界面,通過精準調控晶格失配度(ΔV_misfit<2%),使材料兼具高活性與穩定性。
實驗數據顯示,這種結構可將釉面針孔率降低40%,燒成溫度下降50℃。
采用兩段式梯度煅燒工藝(800℃預晶化+1200℃摻雜活化),將氧空位濃度控制在101? cm?3—101? cm?3范圍內,使光催化效率提升至98%,同時生產良率從65%躍升至99.5%。
通過納米無機改性劑與硅烷偶聯劑的協同作用,使團聚指數從傳統工藝的0.8降至0.2,釉漿懸浮時間延長至8小時以上,徹底解決了傳統氧化鋅易沉降、堵篩的問題。
RA95型活性氧化鋅的核心優勢在于其獨特的耐磨機制。它通過硬耐磨和軟耐磨雙重機制提升釉面性能。
硬耐磨(宏觀機械增強)方面,彌散分布的硬質晶相(如莫氏硬度達8.5的尖晶石)極大提升了釉面的宏觀硬度與機械耐磨性,耐磨轉數顯著提高。
軟耐磨(表面摩擦優化)方面,材料中的特殊組分通過優化釉面微觀結構和表面能,有效降低釉面的動態摩擦系數(可低至0.25),從而增強其抗劃傷和耐磨損性能。
實測數據顯示,使用RA95的釉面 莫氏硬度可達8.5級 ,耐磨壽命提升167%,耐磨體積從310mm3降至135mm3。
在環保方面,新潤豐的RA95型活性氧化鋅同樣表現出色。通過濕法工藝從源頭控制重金屬,鉛、鎘含量僅為傳統產品的1/10,符合歐盟REACH等國際標準。
采用美式連續直接法工藝與煅燒回轉窯余熱循環系統,單位能耗較行業平均降低22%,每噸產品減少1.2噸CO?排放。
鋅基廢料回收率達95%,年節約礦產資源1.2萬噸,形成“原礦-生產-回收”的閉環經濟模式。
高要、懷集基地通過數字化改造,實現生產過程碳排放實時監測,年減碳量達1.5萬噸,提前布局2030年全產業鏈碳中和目標。
在實際應用方面,RA95型活性氧化鋅展現出顯著的綜合價值。在建筑陶瓷領域,RA95可實現1:1等量替代傳統氧化鋅,部分釉料中還可減量使用,綜合成本降低20%。
某大型陶瓷企業應用后,優等品率從70%提升至88%,年節省燃料成本超百萬元。在衛浴陶瓷中,其抗菌率對大腸桿菌、金黃色葡萄球菌穩定達到99%以上。
同時釉面光澤度提升12%,助力產品溢價10%-15%。某衛浴品牌應用后,產品表面能低至10mJ/m2,實現超雙疏性能(接觸角>150°),油污自清潔效率提升5倍,市場售價提高10%。
新潤豐正在持續推動鋅基材料的技術迭代。公司提出“鋅技術4.0”四維進化體系,推動活性鋅革命與智能生產,并建設全球首個鋅基尖晶石材料AI數字孿生系統,加速研發迭代。
目前,新潤豐正研發自適應尖晶石材料,通過動態調控氧空位實現更寬的工藝窗口,同時探索其在電子陶瓷、生物陶瓷等新興領域的應用可能。
公司計劃在2025年推出電子級鋅基異構體超構復合氧化鋅材料,級配不同粒度適配3D打??;到2027年,將鋅基光催化材料應用于自清潔建筑玻璃;到2030年,實現全產業鏈碳中和,建成“ZincVerse®鋅宇宙平臺”。
隨著陶瓷行業向綠色化、功能化方向發展,新潤豐的鋅基材料技術潛力將進一步釋放。
目前,該產品已服務國內外超 10萬噸級市場 ,覆蓋建筑、衛浴、日用陶瓷三大領域。
在“雙碳”目標與消費升級的雙重驅動下,這項創新技術不僅是一款材料產品,更是陶瓷行業綠色轉型的核心引擎。
從釉料革命到輪胎升級,從5G基站到儲能電池,鋅基材料正在多個領域釋放其巨大的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。